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二十九

问:“孔子正名,先儒说上告天子,下告方伯,废辄立郢,此意如何?”
先生曰:“恐难如此。岂有一人致敬尽礼,待我而为政,我就先去废他,岂人情天理!孔子既肯与辄为政,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。圣人盛德至诚,必已感化卫辄,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,必将痛哭奔走,往迎其父。父子之爱,本于天性,辄能悔痛真切如此,蒯聩岂不感动底豫?蒯聩既还,辄乃致国请戮。聩已见化于子,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,当亦决不肯受,仍以命辄。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。辄乃自暴其罪恶,请于天子,告于方伯诸侯,而必欲致国于父。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,请于天子,告于方伯诸侯,必欲得辄而为之君。于是集命于辄,使之复君卫国。辄不得已,乃如后世上皇故事,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,备物致养,而始退复其位焉。则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名正言顺,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。孔子正名,或是如此。”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陆澄问:“孔子端正名分,先儒说是上报天子、下告诸侯、废黜公孙辄而拥立公子郢,这种看法正确吗?” 先生说:“我恐怕不能赞同。一个人在位时对我恭敬尽礼,要求辅佐从政,我却先废除他,这难道容于人情天理吗?孔子既然答为卫国国君辄理政,必定是卫国国君信任他而把国家交给他,也能听进去他的劝诫。圣人盛德至诚,必定能感化卫辄,让他知道不孝顺父亲的不可以称之为人,卫辄一定将痛哭奔跑,去迎回他的父亲。父子之爱源于人之本性,辄若能切实悔悟反省,他的父亲蒯聩怎能不被感动?假若蒯聩回来后,卫辄把国家交给父亲治理,并以此请罪。蒯聩已被儿子深深打动,又有孔子在中间诚心调解,蒯聩当然不会接受,依然让儿子治理国政。群臣百姓也必定会愿意卫辄为国君。卫辄是自我检讨自己的罪过,向天子请罪,向各方诸侯公布,表示一定要把位子给父亲。而蒯聩与群臣百姓都赞扬卫辄已经悔悟了且具备了仁孝的美德,也上告天子,向各方诸侯公布,一定要让辄成为卫君。于是天命集于卫辄,让他重新做卫国的国君。卫辄不得已,于是像后世尊立太上皇的故事那样,率领群臣百姓尊奉父亲蒯聩为太公,极尽孝养,卫辄才重新做了卫国的国君。这样国君、大臣、父亲、儿子都恪守自己的身份,名正言顺,天下大治。孔子所说的正名分,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。”

注释

正名,出自《论语·子路》第十三章:“子路曰:‘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’子曰:‘必也正名乎!……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’” 底豫,底,至、到达;豫,悦乐。 后世上皇,指刘邦称帝后,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之事。 《论语·颜渊》第十四章:“齐景公问政于孔子,孔子对曰:‘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’”
参考资料: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王守仁介绍和王守仁诗词大全

王守仁

明浙江馀姚人,初名云,字伯安,别号阳明子。十五岁访客居庸、山海间,纵观山川形胜。好言兵,善射。弘治十二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正德初,忤刘瑾,廷杖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瑾诛,任庐陵知县。十一年,累擢右佥都御史......
复制作者 王守仁
猜您喜欢

哀江岷樵中丞

形式:

罡风日夜起江滨,摧折东南柱石臣。 诸葛有才方乐毅,贺兰无意救张巡。 孤军竟尔成沙鹤,大节真堪泣鬼神。 犹记腐儒曾献策,早将忠义达枫宸。

复制 蔡寿祺 《哀江岷樵中丞》
类型:

挽向军门荣

形式:

粤西横槊战功高,吴楚奔驰胜算操。 一代虎威谁继武,中原蚁贼尚如毛。 兴唐裴郭偏无命,扶晋陶温枉自劳。 帐下貔貅原可用,欲从李祐访星韬。

复制 蔡寿祺 《挽向军门荣》
类型:

谒敬亭张尚书祠

形式:

丹垩山椒一径通,往来愁绝望鸡笼。 为辞簪绂江城隐,岂愿乡村伏腊同。 古树含烟平阁外,归帆送影夕阳中。 纷纷客舍争相识,今日临风尽老翁。

复制 翟士鳌 《谒敬亭张尚书祠》
类型:

夏日村居杂感

形式:

夹陇凉云刈麦天,沙堤凫母养儿眠。 田家女子辛勤惯,昼出锄禾夜纺绵。 豢鸭童归又饭牛,菜花拗出短篱幽。 数间老屋疏林外,门对一湾溪水流。 西瓜凉沁齿牙馀,争说尝浆蜜不如。 莱菔松烹菘菜煮,乡间风味胜城居。

复制 蔡碧吟 《夏日村居杂感》
类型:

庚辰仲冬内召感赋

形式:

七载投闲感圣恩,每亲药裹掩柴门。 充廷岂乏鹓行侣,下秩何当凤綍存。 散弃自甘怜病骨,驰驱无计定惊魂。 小臣进退宁须数,微悃谁能吁九阍。

复制 赵申乔 《庚辰仲冬内召感赋》
类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