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画扇四首 其二的拼音版

  • huà
    shàn
    shǒu
    èr
  • gòng
    xìng
    zhī
  • wàn
    shì
    cóng
    jiào
    zhuō
    qiān
    jīn
    nán
    mǎi
    shēn
    xián
  • chuán
    wěi
    dōu
    jiào
    zài
    jiǔ
    chuán
    tóu
    bǎo
    kàn
    qīng
    shān
贡性之介绍和贡性之诗词大全

贡性之

元明间宣城人,字友初,一作有初。师泰侄。以胄子除簿尉,有刚直名。后补闽省理官。明洪武初,征录师泰后,大臣有以性之荐,乃避居山阴,更名悦。其从弟仕于朝者,迎归金陵、宣城,俱不往。躬耕自给,以终其身。门人......
复制作者 贡性之
猜您喜欢

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省曾录 · 四十六

形式:

问:“良知一而已,文王作《彖》,周公系《爻》,孔子赞《易》,何以各自看理不同?” 先生曰:“圣何能拘得死格?大要出于良知同,便各为说何害?且如一园竹,只要同此枝节,便是大同。若拘定枝枝节节都要高下大小一样,便非造化妙手矣。汝辈只要去培养良知,良知同,更不妨有异处。汝辈若不肯用功,连笋也不曾抽得,何处去论枝节?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省曾录 · 四十六》

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一

形式:

黄以方问:“‘博学于文’为随事学存此天理,然则谓‘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’,其说似不相合。” 先生曰:“《诗》《书》六艺,皆是天理之发见,文字都包在其中。考之《诗》《书》六艺,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,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。‘余力学文’亦只‘博学于文’中事。” 或问“学而不思”二句。 曰:“此亦有为而言,其实思即学也。学有所疑,便须思之。‘思而不学’者,盖有此等人,只悬空去思,要想出一个道理,却不在身心上实用其力,以学存此天理。思与学作两事做,故有‘罔’与‘殆’之病。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,原非两事也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一》

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四

形式:

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,只教以洒扫、应对之说。 先生曰:“洒扫、应对就是一件物。童子良知只到此,便教去洒扫、应对,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。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,此亦是他良知处,故虽嬉戏中,见了先生长者,便去作揖恭敬,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。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。” 又曰:“我这里言格物,自童子以至圣人,皆是此等工夫。但圣人格物,便更熟得些子,不消费力。如此格物,虽卖柴人亦是做得,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,皆是如此做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四》

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二十三

形式:

尝见先生送二三耆宿出门,退坐于中轩,若有忧色。德洪趋进请问。先生曰:“顷与诸老论及此学,真员凿方枘。此道坦如道路,世儒往往自加荒塞,终身陷荆棘之场而不悔,吾不知其何说也!” 德洪退,谓朋友曰:“先生诲人,不择衰朽,仁人悯物之心也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二十三》

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六

形式:

门人问曰:“知行如何得合一?且如《中庸》言‘博学之’,又说个‘笃行之’,分明知行是两件。” 先生曰:“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,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。” 又问:“《易》‘学以聚之’,又言‘仁以行之’,此是如何?” 先生曰:“也是如此。事事去学存此天理,则此心更无放失时,故曰‘学以聚之’。然常常学存此天理,更无私欲间断,此即是此心不息处,故曰‘仁以行之’。” 又问:“孔子言‘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’,知行却是两个了。” 先生曰:“说‘及之’,已是行了,但不能常常行,已为私欲间断,便是‘仁不能守’。” 又问:“心即理之说,程子云‘在物为理’,如何谓心即理?” 先生曰:“‘在物为理’,‘在’字上当添一‘心’字。此心在物则为理,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,在事君则为忠之类。” 先生因谓之曰:“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。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,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,故便有许多病痛。如五伯攘夷狄、尊周室,都是一个私心,便不当理,人却说他做得当理,只心有未纯,往往悦慕其所为,要来外面做得好看,却与心全不相干。分心与理为二,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,故我说个心即理,要使知心、理是一个,便来心上做工夫,不去袭义于外,便是王道之真,此我立言宗旨。” 又问:“圣贤言语许多,如何却要打做一个?” 曰:“我不是要打做一个,如曰:‘夫道,一而已矣。’又曰:‘其为物不二,则其生物不测。’天地圣人皆是一个,如何二得?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