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 · 第八卷 · 离娄下 · 第七节

孟子
孟子曰:“中也养不中,才也养不才,故人乐有贤父兄也。如中也弃不中,才也弃不才,则贤不肖之相去,其间不能以寸。”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孟子说:“有德行的人影响、教育没有德行的人,有才能的人影响、教育没有没有才能的人,所以人人都喜欢有贤能的父兄。如果有德行的人嫌弃没有德行的人,有才能的人不理会没有才能的人,那么贤和不肖的距离,就近得没有办法用分寸来衡量了。”

注释

中:中道,中庸,代指有德行的人。养:影响,教育。不中:过或不及。 其间不能以寸:指差距极小。
参考资料: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点击收起 ^
孟子介绍和孟子诗词大全

诗人:孟子

孟子,名轲,或字子舆,华夏族(汉族),邹(今山东邹城市)人。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。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。后世追封孟子为“亚圣公”,尊称为“亚......
复制作者 孟子
猜您喜欢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七十二

形式:

问:“‘知止’者,知至善只在吾心,元不在外也,而后志定。” 曰:“然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七十二》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四十五

形式:

问“哭则不歌”。 先生曰:“圣人心体自然如此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四十五》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五十三

形式:

问:“名物度数,亦须先讲求否?” 先生曰:“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,则用在其中。如养得心体,果有‘未发之中’,自然有‘发而中节之和’,自然无施不可。苟无是心,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,与己原不相干,只是装缀,临时自行不去。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,只要‘知所先后则近道’。” 又曰:“人要随才成就,才是其所能为。如夔之乐,稷之种,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。成就之者,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,其运用处,皆从天理上发来,然后谓之才。到得纯乎天理处,亦能‘不器’,使夔、稷易艺而为,当亦能之。” 又曰:“如‘素富贵行乎富贵,素患难行乎患难’,皆是‘不器’。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五十三》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六十三

形式:

问:“‘颜子没而圣学亡’,此语不能无疑。” 先生曰:“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,观‘喟然一叹’可见。其谓‘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’,是见破后如此说。博文、约礼如何是善诱人?学者须思之。道之全体,圣人亦难以语人,须是学者自修自悟。颜子‘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’,即文王‘望道未见’意。望道未见,乃是真见。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六十三》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七十

形式:

先生曰:“今为吾所谓‘格物’之学者,尚多流于口耳,况为口耳之学者,能反于此乎!天理、人欲,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,方日渐有见。如今一说话之间,虽只讲天理,不知心中倏忽之间,已有多少私欲。盖有窃发而不知者,虽用力察之,尚不易见,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!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,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,岂‘格物’‘致知’之学!后世之学,其极至,只做得个‘义袭而取’的工夫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七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