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张公往建溪的拼音版

  • sòng
    zhāng
    gōng
    wǎng
    jiàn
  • liú
    chǎng
  • qiū
    fēng
    jià
    liú
    shuǐ
    jūn
    fān
    wéi
    yān
  • xiān
    rén
    jìn
    yuē
    huì
    hàn
    shān
    tóu
    máo
  • qún
    shān
    cóng
    cóng
    绿
    jūn
    yīng
    chén
    jiàn
    xīn
  • jiāng
    yān
    mèng
    líng
    yǒu
    jūn
    guī
    shí
    zhù
    yíng
    zhóu
刘敞介绍和刘敞诗词大全

刘敞

宋临江军新喻人,字原父,号公是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。历吏部南曹、知制诰。奉使契丹,熟知其山川地理,契丹人称服。出知扬州,徙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,旋召为纠察在京刑狱及修玉牒,谏阻仁宗受群臣所上尊号。以言事......
复制作者 刘敞
猜您喜欢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八

形式:

先生谓学者曰:“为学须得个头脑,工夫方有着落。纵未能无间,如舟之有舵,一提便醒。不然,虽从事于学,只做个‘义袭而取’,只是行不著,习不察,非大本、达道也。” 又曰:“见得时,横说竖说皆是。若于此处通,彼处不通,只是未见得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八》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二十

形式:

“颜子不迁怒,不二过,亦是有‘未发之中’始能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二十》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三十三

形式:

马子莘问:“‘修道之教’,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,以为法于天下,若礼、乐、刑、政之属。此意如何?” 先生曰:“道即性即命,本是完完全全,增减不得,不假修饰的,何须要圣人品节?却是不完全的物件!礼、乐、刑、政是治天下之法,固亦可谓之教,但不是子思本旨。若如先儒之说,下面由教入道的,缘何舍了圣人礼、乐、刑、政之教,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工夫?却是圣人之教为虚设矣。” 子莘请问。 先生曰:“子思性、道、教皆从本原上说。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,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,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。率性是诚者事,所谓‘自诚明,谓之性’也;修道是诚之者事,所谓‘自明诚,谓之教’也。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。圣人以下未能率性,于道未免有过不及,故须修道。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,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,都要循着这个道,则道便是个教。此‘教’字与‘天道至教’‘风雨霜露,无非教也’之‘教’同。‘修道’字与‘修道以仁’同。人能修道,然后能不违于道,以复其性之本体,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。下面‘戒慎恐惧’便是修道的工夫,‘中和’便是复其性之本体。如《易》所谓‘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’。‘中和位育’便是尽性至命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三十三》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八十

形式:

问:“延平云:‘当理而无私心。’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?” 先生曰:“心即理也,无私心即是当理,未当理便是私心。若析心与理言之,恐亦未善。” 又问:“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,都不染着,似无私心;但外弃人伦,却似未当理。” 曰:“亦只是一统事,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八十》

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十四

形式:

侃问:“先儒以心之静为体,心之动为用,如何?” 先生曰:“心不可以动、静为体、用。动、静,时也,即体而言,用在体;即用而言,体在用,是谓体、用一源。若说静可以见其体,动可以见其用,却不妨。”

复制 王守仁 《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十四》